乘風破浪

材質
焊鐵

尺寸
高3600 x闊3000

年份
2021

兒童語音導賞

澳門造船業: 千帆過盡餘暉留


碼頭、港口、魚欄、海神信俗……在這個三面環海的澳門小城隨處可見,在昔日最繁華之際,澳門內港從南端媽閣皇家一號碼頭一路向北逾三十個碼頭一同運作,上千條船在這窄窄的內河交錯行駛、停泊靠岸,不知養活多少魚欄、五金店和船廠。

漁業不愧為澳門最古老的行業,早就深深融入小城文化肌理,並且催生了大批衍生行業,包括水產貿易、漁網、船具等,當中最為重要的是造船業。漁船是漁民維持生計的依託,更是承托他們一生的舞台。常年逐海而居,與波濤對抗,與潮汐為伴,靠捕魚為生,生老病死、婚喪嫁娶都在那幾十平方的空間上完成,有的一條船甚至能延續幾代人,所以造船業向來與漁業相生相伴。

不過,造船工種在澳門的歷史源頭早已不可追溯,但造船歸為行業有跡可循。據最早記載,明末清初至咸豐、同治年間,澳門造船業興隆旺盛,連海外的訂單都接到不少,所以當時沙梨頭和新橋近海一帶船廠林立,造船工人眾多,就自發組織成立行會,於1854年(清咸豐四年)擇地新橋創立「工羨行會館」,也就是後來俗稱的「澳門造船工會」。這些造船工友奉魯班為祖師爺,會館大堂自然矗立魯班神像,平日要事商議、入行學藝都要在祖師爺面前進行,可謂家有家規,行有行規。此外,1884年和記船廠成立,此為澳門有記錄最早的船廠。

但其實澳門造船業發展並非順風順水,19世紀末期內港淤塞,大型船隻難以靠岸停泊,之後澳葡政府推出港口重整規劃,花費8年重整內港,造船業才得以恢復。而來到民國時期(20世紀初)又因戰亂頻繁造船業一度凋零,大批船廠被迫倒閉,造船工人失業,連工羨行會館都要拿去按押抵債。直至抗日戰爭勝利後,工羨行會館在黃章耀伉儷幫助下,才重歸造船工會手上,造船業也因漁業興旺而梅開二度。

六十年代因為漁民開始轉向深海作業,舊式漁船動力不足,所以造船廠改革造船技術,建造「機帆船」。在七十年代內地造船業崛起,八十年代後期,因成本上漲、本地漁業式微,澳門造船業走向沒落;氹仔、澳門造船廠相繼結束,轉移到路環荔枝碗一帶,形成一個獨特社區。隨著2005年澳門荔枝碗造船廠建造了最後一艘船,澳門造船業的帷幕就這樣緩緩降落。
今天,路環荔枝碗一排船廠早已破舊不堪,但仍有造船工匠堅持,開班授課,傳承造船工藝;亦有人為此編撰歷史,記錄這一切。更好的消息是,近年澳門政府已經著手開展荔枝碗船廠的活化保育工作,相信不久的將來,澳門造船業將以另一種形式延續。